6月12日下午,四川卧龙警方接到求助,一支7人组成的驴友队伍在穿越卧龙自然保护区大雪塘海拔4500米以上遇险,一名女性驴友(王某某、46岁、重庆人)遇难。 据其同行驴友发回的消息称,这名遇难队员疑似在大雾中掉队,被发现时已遇难。 近几年户外驴友出事的事件时有发生,而这次不同的是,遇难者是一位资深驴友,有着丰富的户外徒步经验。 6月16日,沈阳晚报、沈报融媒记者采访了沈阳资深户外领队大风,请他介绍了户外穿越的注意事项 。 在官方通报中,遇难者网名为“江城子”,重庆人。“江城子”是个不折不扣的徒步穿越爱好者,根据其发帖记录来看,她在2014年5月穿越红池坝,当年6月30日-7月4日和其余6人一同穿越青海年保玉则国家地质公园。2015年春节,她参加了尼泊尔ABC(Annapurna base camp,即安娜普尔纳大本营线)、Poon Hill(布恩山)的徒步线年清明节,她徒步成都九峰山,2016年10月穿越鳌太,2017年8月与同伴历时六天半完成“8字形”博格达大环线…… 16日,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发布关于“6·12穿越事件”处理结果。公告称:6月14日晚11时许,赶赴现场勘查的民警与返回事发现场配合调查的两名徒步人员安全返回卧龙镇。经查,遇难者王某某死因为意外事故。遇难者遗体于6月16日11时左右,由当地组织的18名村民顺利运送下山。该事件属于违规穿越事件。按相关规定,依法对6人进行批评教育,分别给予5000元罚款行政处罚,并支付医疗救护费用;鉴于遇难者死亡,不予对其行政处罚,上山运送遗体及在卧龙的善后处置费用目前暂由遇难者家属全额支付。 几名当事驴友在接受询问时回答,遇难驴友发生了坠崖,11日他们在垭口遭遇突发的暴风雪,“我们都很紧张,都怕自己失温死在上面,大家尽可能自己往下走。” 在该户外论坛上一位知情人表示,这次出事是因为“遇难者掉队被全队忘了,直到第二天开拔前点名才发现她已倒在距离营地只有一公里的地方。” 近年来,自发组织的登山户外运动及带有户外探险性质的自助式旅游活动兴起,发展迅速。由于这些活动本来就有一定的风险,加上自发组织的活动团体管理松散,并缺乏安全意识,导致近年来户外运动安全事故频发。怎样才能保证户外出行的安全? 沈阳资深户外领队大风表示:在户外活动中,驴友新手尽量选择正规户外团体,专业户外俱乐部一般会有活动预案,具备完善的后勤保障和联络系统。相比之下,自发团体活动盲目性和随意性就很大,出现问题的几率会大大增加。只有团队协作,才会让户外活动更加安全。在团队中,建议每个参与者都必须听从领队的指挥,不能擅自行动。领队要随时负责清点人数,查看是否有人受伤,随时掌握每个人的身体状况。碰到出现受伤人员的时候,领队也要给予急救。 徒步前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徒步路线,如果不是专业的驴友,不要轻易尝试高山、悬崖等专业路线。 户外活动的根本原则为存活,所以一定要准备好食品和水:如果是一天的行程,食品和饮水必须带两天以上的,因为要考虑到万一迷路当天回不来的极端情况。喝水也有讲究,必须小口小口省着喝,在户外活动人如果滴水未进(包括食物),是熬不过48小时的。还要带点榨菜等咸的食品,补充盐分。 户外活动是需要装备的,标准的指南针、GPS、备用干粮、打火机、登山绳、登山杖,各种药品包括蛇药等必不可少。户外运动是一项对装备有专业要求的运动,前期投入一定不能少。(记者 杨硕) 在近年的填报志愿中,大家都喜欢谈排名,各种排名大行其道,让人眼花缭乱,却不知到底哪个排行榜更可靠。 6月16日,辽宁举办“万人禁毒宣誓仪式”暨“‘6·26’国际禁毒宣传教育月活动”启动仪式。 今年1月至5月,已有5万余人次参与无偿献血,采血量达16吨,基本能满足临床医疗用血需要。 (责任编辑:admin) |